博翔科技為專業機械設備歐規/台灣TS標章/美規及半導體設備SEMI S2輔導顧問公司
從事設備安全檢測驗證的輔導機構,擁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安全輔導工程師,並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驗證公司合作。
服務範圍包含各項產業機械、工業電控系統、鞋廠自動化設備、半導體設備及光電廠設備…等產品。
透過我們的服務,協助客戶滿足各國安規的需求,進而提升產品的安全性及競爭力,將產品行銷至國際。
博翔科技有限公司在各大經濟體系的安全認證規範已擁有了十餘年的經驗與經歷,瞭解著安全技術與設計在認證過程的困難點
藉此Protect & Safe 秉著提供更方便更完善的認證與產品給您,
並提供CE認證、TS認證、MD認證、LVD認證、EMC認證、UL認證、NRTL認證、SEMI認證、CB認證、PSE認證、CCC認證、ASME認證、CNS認證、NFPA認證、510K認證等服務,邀請您一起邁向世界的安全技術頂端
博翔團隊核心成員出身法人中心,相較國內其他安全檢測驗證同業,博翔的強項在於成員經驗豐富,輔導過相當多的成功案例,及能為客戶提供從產品查驗、測試、驗貨與取得國外安全認證的一條龍式全方位解決方案
甚至該公司已自行開發出安全護罩、安全模組多項安全元件,期能協助客戶在兼顧「品質、安全、交期與成本」等考量下,提升其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並且擁有最完善的設備整改服務,以符合國際標準,保證出口!
可採用標準: 2006/42/EC, EN ISO 10218-1, EN ISO 10218-2, EN ISO 11161-1, EN ISO 12100, EN ISO 13849-1, EN 12622, EN 60204-1, EN ISO 13857, EN ISO 13855, EN ISO 13851,SEMI S2, SEMI S10, SEMI S8, SEMI S22, SEMI S14, SEMI S17, SEMI S28, SEMI S26等
請立即點擊上方圖片了解更多細節吧!
RFRTGE1515VRFEVE15EVEF |
內容簡介
跳脫所有「主義」限制
最具顛覆性的保守主義政治哲學家
歐克秀的學理廣博,涵蓋政治、道德、教育等多面向。他對理性主義提出批判,反思傳統的意義,並探詢自由、公民、社會與政治間錯縱複雜的關係,講求「實踐」的重要性。
思想凝練的歐克秀透過獨樹一格的脈絡,深入思考個人與所處社會的關係。他主張人類的經驗是透過不同且有若干涉預設條件的「理解平台」而成,由「實踐」引導。我們的思想受現實經驗引導,在這過程中,感覺與經驗並不能輕易的被分割開來,但這並不代表人的主觀經驗創造了現實,這些條件會互相牽引,形成我們認知世界的網絡。
歐克秀的思想與其著述出了名的難解。他於1975年出版的重要著作《論人類行動》(On Human Conduct),濃縮了他所有的政治思想,由於洗練、簡潔,充滿了預言,至今無法譯成中文。
在中文著述欠缺的當下,本書以平易近人的例子與筆調,將概念導入日常生活,細分為15個章節、7個主題,娓娓道來這位政治哲學家的璀璨思想,看他是如何被稱為保守主義者,骨子裡卻顛覆性十足。
本書特色
1、輕──開本尺寸精小,便於攜帶閱讀。
2、不沉重──分量適中,適合社會大眾、高中生、大學生閱讀。
3、重要作者──由海內外專家學者費時數年撰寫,並通過嚴謹審查。
4、便於理解──以簡單易懂的文字,深入淺出介紹當代重要的政治哲學家理論與重要觀念。
5、切合時事──內容貼近當代社會,以展望未來之姿回顧經典人物與議題,提供反思與對話。
6、展望──期待這系列書能作為橋梁,串連深刻思想、觀念與普羅大眾。
作者介紹
曾國祥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 政府學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合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學與比較政治思想,並有學術論文發表於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Chicago-Kent Law Review,Philosophy East and West,Collingwood and British Idealism Studies,《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歐美研究》、《台灣民主季刊》、《思想史》、《哲學與文化》等中外專業期刊。曾獲得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目錄
前言 最不妥協的自由
第一章 哲學的意象(I)──一段沒有終點的思想旅行
哲學家是「思想的受害者」
理論家「依據條件」認識世界
半途而廢的哲學家
本書的探索範圍
第二章 哲學的意象(II)──一場沒有最終結論的人類對話
多元差異
內在觀點
自主判斷
行動世界
第三章 自由的意義──沒有自由,人就什麼都不是了!
自由即自我認識
自由與必然性
自由即自我彰顯
自由與實踐體
自由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自由與歷史
第四章 傳統的意義──沒有傳統,人就沒有實現自由的場所了!
保守:認真對待人的處境
激進:努力超脫人的處境
第五章 權威的難題──在放縱與宰制之間
個人與社會
內在權威
外在權威
理論的魔術師
知識與價值的仲裁者
第六章 道德的難題──在邪惡與至善之間
非工具性
一般性
語言性
完美不朽?
第七章 政治組合(I)──探索政治的新路徑
政治概念的分歧
政治語言的含混
政府職權的迷思
政治是人類永恆的困境
第八章 政治組合(II)──以公民觀點思索人際關係
公民狀態
公民聯合體
公民關係
第九章 政治組合(III)──公民聯合體完全是由規則所組成
法治
法律
第十章 政治生活(I)──以法律體系彰顯公共關懷
立法
司法
治理
第十一章 政治生活(II)──法律就是權威
法律權威的來源
終極論證的批判
生活方式的承認
第十二章 政治生活(III)──義務來自對規則的承認
義務與德行
公民義務
第十三章 政治生活(IV)──政治不是沒有道德,而是另有道德
政治道德
程序正義
社會正義
第十四章 政治判斷──以公民利益形成政治決議
政治審議
實踐理性
第十五章 國家的特徵──政治哲學與政治思想史的會通
政治意識的邊界
法律政體
目的政體
結語 顛覆與守成
著作及引用書目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序
‧哲學與政治
每年十一月的第三個星期四,是「世界哲學日」。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定立這個日子,賦予了哲學這歷史最悠久的人類知識探索活動嶄新且重大的國際使命: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從而學習如何共存,攜手尋求國際社會當前所面臨的各種政治、經濟與環境的共同挑戰。
且看二○一二年世界哲學日當天,科教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Irina Bokova)的發言:
面對錯綜紛雜的當今世界,哲學思考首先需要我們謙卑下來,從自己立場退後一步,參與理性的對話,並針對我們所無法左右的挑戰,共同提出應對的措施……我們遇到的困難愈大,愈需要通過哲學來理解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哲學的多樣化是我們培養兼具包容與寬容的全球公民意識之最大財富。面對無知以及不寬容的泛起,哲學有助於相互理解。
我們會發現,哲學不但被賦予了一個推動世界和平與人類永續發展的重任,也肩負著促進全球公民意識的使命。
哲學之所以能承擔、回應人類共同問題的首要理由,在於作為一種反思活動,以自身想法或錯誤為前提,因此在智識上必須謙卑,再展開與異己的真誠對話。一方面分析、挑戰人類共同未來的重大問題之癥結所在,一方面排除自己的盲點,並確認彼此的看法與價值排序,從而確立可能的出路與選項。
政治(Politics)一詞淵源於古希臘的「城邦」(Polis)概念,對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等人而言,對政治的探討就是對正義國度的追尋。
現代主權國家的政治發展出比過去更複雜多元的面貌,研究者思考的政治現象涵蓋巨觀的統治原則到微觀的身體規訓,而致力於思索政治「應然面」的政治哲學因此有其急迫性。舉凡新科技帶來的各種倫理議題、全球暖化與貧富差距的加劇、國際間的互動原則以及經濟危機時的互助合作、共同和平的維護與人類尊嚴的捍衛,乃至戰爭期間與之後重建過程的正義,全都涉及了「自由」、「平等」、「正義」等核心概念。
結合了上述兩者的政治哲學,正是對政治的本質與其相關概念的系統探究,關乎自由、平等、民主、主權、權威、正義、意識形態..等等。儘管這世界的現象流變不息,我們還是可以透過掌握政治哲學的基本面貌,掌握一切最根本思考的基礎。
‧政治哲學的翅膀
對亞里斯多德這些古代哲人而言,政治哲學的必要無庸置疑,因為它與人類理性動物的本質以及幸福人生的追求密不可分。
我們如果無法掌握政治哲學的核心概念與論述,恐怕難以清楚把握二十世紀迄今的重大社會變遷,諸如:法西斯政權的崛起、極權體制裡的平庸之惡、冷戰的意識形態對峙、全球青年的造反與叛逆、種族與性別平等的追求、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的逆襲、宗教基本教義與極右派勢力的崛起、數位利維坦與監控社會的誕生..等等。在愈趨渾沌的時代裡,我們愈需要政治哲學的洞見。
政治哲學將促進我們表達自身立場和參與國際對話的能力,善盡我們身為國際社會或世界公民社會一分子的責任。更重要的是,政治哲學素養的普遍提升,能夠讓一國之內意見相左甚至對立的公民進行理性的對話、走出對立,且能在清楚各種選項以及價值排序的前提之下,尋求真正的共識或適當的妥協。
本叢書正是在如此背景與期待下誕生,分為兩系列,第一個系列以思想家為主題。意在為讀者開啟一扇門,深入一個思想家的人生與思想歷程,見證一個心靈的偉大,見證一個時代的發展。
第二個系列則以觀念為主題。柏林曾引述德國詩人海涅的話語,指出觀念的威力足以摧毀一個文明,因而用觀念史的眼光、以觀念為軸心,考掘與爬梳政治哲學中的核心概念,考察它在跨時代背景下的發展與影響,得以讓我們掌握哲學漫長的歷史演變、內涵,分析人類共同未來的重大問題之癥結所在。
‧人類真的可以活在一個沒有政治的世界嗎?如果不可能,那什麼才是更好的政治?
無論最終的解答是什麼,我們都需要為自己的想像力安上翅膀,而那雙翅膀就是思想的洞見。當人們開始想像集體美好的可能,政治的哲思就開始了運作,政治哲學就不再是多餘的頭腦體操,而是一種必要。
一九七一年,在反體制的熱潮裡,約翰‧藍儂吟唱出了他的〈想像〉(Imagine),要眾人認真地想像一個沒有宗教、國家、戰爭與私人財產的未來。
雖說我們可能也如藍儂唱的那樣,始終是個「夢想家」(Dreamer),但在清楚各種選項以及價值排序的前提之下,尋求真正的共識或適當的妥協,確是歷來夢想家,也是未來夢想家們鍥而不捨追求的最完美境地。
──獻給更美好的未來。
前言(節錄)
最不妥協的自由導論
理性是一種很奇妙的力量。雖然沒有人會反對理性的使用可以破除權威迷思、實現個人自由,但理性的誤用與越界,卻可能製造出更巨大、更嚴密的權威牢籠,嚴重箝制個人自由的空間。在我們的時代,理性幾乎已經成了人性的同義詞,而有關人性的自我反噬,歌德的這句名言至今依然發人深省(quoted in Franco,1990,214):
我必須告訴我自己,我想這是真的,人性終將征服一切,只是我同時有點擔心,世界將因而變成一座大醫院,而每個人都將成為他人的人道照護者。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的時代既是一個理性狂飆的年代,也是一個權威迷惘的年代,因為理性雖然替我們掃除了舊的困惑,卻又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困擾。也因此,縱使在我們的時代,自由的處境仍舊波濤洶湧,因為就在人們開始把自由視為人類最珍貴之價值的此刻,來自科學、道德、政治、乃至於哲學自身的各種權威迷思,非但沒有消散退場,反而以國家之名重新集結,並打著共同福祉的旗號,宰制了眾聲喧嘩的社會,擄獲了渴望自由的心靈。那麼:
自由到底是什麼?
現代社會為何依然潛在著自由危機?
自由在什麼條件下可以獲得最大限度的實現?
自由與傳統的關係為何?
自由與道德權威的關係又是如何?
自由如何可能在現代國家(the modern state)的建制中獲得實現?
現代國家在什麼意義上具有道德特徵?
如果說國家是人的組合,我們要怎樣區分政治組合的不同形態?
如果說具有道德特徵的政治組合,就是所謂的法治,我們又應該如何理解法治的要素,諸如公民、規則、權威、義務與正義?
為什麼在法治國家中個人自由可以最不妥協的方式獲得實現?
在本書中,作者將依循歐克秀(Michael Oakeshott, 1901-1990)的論述理路,來回答這些公民社會的基本問題。依作者之見,就捍衛「最不妥協的自由」這點來說,這位英國哲學家的思想遺產,蘊藏了許多超乎他同時代學者的真知灼見;在介紹當代政治思想家的叢書中,若是獨漏歐克秀對於個人、社會與國家條件的哲學剖析,將是一個莫大的缺憾。
事實上,這位曾在劍橋、牛津與倫敦政經學院(LSE)輾轉執教過的英倫哲人,在辭世時曾被英國媒體譽為「盎格魯撒克遜傳統,從約翰密爾、甚至柏克以來,最偉大的政治哲學家」(Daily Telegraph )。但一個同樣不爭的事實是:歐克秀在西方學界所享有的聲望,與他在華語世界得到讀者青睞的程度,明顯不成比例。探究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幾點:
一、就哲學氣息而言,與當前主流的分析哲學不同,歐克秀的學思歷程受到觀念論(Idealism)不小的影響,他大體上接受黑格爾的說法,寧可相信哲學家是「米諾瓦的貓頭鷹,只有在夜幕低垂時才會展翅高飛」(Hegel,2001,Preface,23)。
二、就表達方式而言,歐克秀同時繼承了英國文人擅長於「散文」而非「論文」寫作的古老傳統,並喜愛以「類比」(analogies)與「隱喻」(metaphors),來闡釋道德與政治思想的深意。
三、就代表著作而言,集結歐克秀畢生思想精華的《論人類行動》(On Human Conduct,1975)一書,因過度精煉並充滿哲學「警語」(aphorisms)與歷史「想像」(imaginations),而導致不少讀者望而卻步。
四、就思想立場而言,從歐克秀有關人類處境的深邃探索,讀者很難找到可以現學現用的道德法則或政治意見,更別說歐克秀獨特的政治思想觀點,同時容有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個人主義與社群主義、辯護與駁斥現代性的詮釋空間,很不容易分門別類。
五、就政治現實而言,歐克秀的政治哲學難以化約為一套目標明確的政治綱領、行動方案或政策指南,因此難以在「政治理性主義」長期當道的華語世界中引起思想共鳴。
但正也因為這些獨樹一幟的特點,使得歐克秀在西方政治哲學版圖上佔有一席之地。在這本小書中,作者想要與讀者一起在歐克秀的嚮導下,從事一場「觀念探險」,也就是朝向以自由為軸心的政治觀念星座,開啟一場哲學思辨之旅。
無疑地,我們對於「最不妥協的自由」的探討,是在現代國家的歷史場景中進行的;扼要地說,我們最關注的一道詰問是:生活於多元社會的個人,如何可能與道德權威共處,並在遵循國家法律義務的同時,保有最大限度的自由?
追隨歐克秀的敘述理路,讀者將會發現,以近代歐洲的思想傳統與歷史經驗而言,唯有當人們是生活在法治的「公民聯合體」(civil association)之中,有關公共事務的討論與公共秩序的建立,完全依據成員對於「非工具性的規則(也就是法律)的權威的共同承認」,個人自由才能以最不妥協的方式獲得實現。換句話說,對歐克秀來說,和自由最為相容的國家理念不一定是民主,也未必伸張社會正義,但絕對必須具備法治的精神:法治才是個人自由的堅固堡壘。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52226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公民狀態
就像朋友是敵人的相反,公民狀態是不自由生活的反面。
公民觀念是討論「公民聯合體」的必經起點,因為「公民聯合體」作為一種「道德聯合體」,體現著許多理論家曾經夢寐以求的、有關人群聚集的道德理想,此即所謂的「公民狀態」(the civil condition)或「公民關係」(civil relationship)。
公民聯合體」的理想特徵,一言以蔽之,就是象徵著自由的公共生活狀況的「公民性」(civility)(OHC,108)。據此,如果說理論家的首要任務,是「藉著條件」來對原有認識進行再認識,從而擴大我們知識的範圍,並藉以減少我們的迷思與困惑(cf. OHC,1),那麼,對歐克秀來說,政治哲學(作為一種理論探索)的基本使命,即是重新理解「公民性」的內涵與條件。正也因為這裡的重點是政治哲學,所以接下來有關「公民性」的剖析,主要是就其理想特徵(an ideal character)而言,而不涉及偶然流變的具體處境。換言之,我們必須謹記,歐克秀不僅力保政治哲學與政治實踐之間的批判距離,而且力求歷史知識(政治思想史)相對於哲學探索(政治哲學)的自主性。
簡潔地說,與哲學對於條件或理想特徵的求索有所不同,倘使我們的理解旨趣,是某一特定時代中的某一個別作家對於公民性的特殊解析,那麼我們就必須轉向歷史研究,也就是投向政治思想史的懷抱,因為歷史作為一種理論探索的主要任務,即是依據過去、流變、脈絡等設定,來討論某一具體事件或行動的意涵。總而言之,基於知識觀點的多元性,歐克秀認為政治哲學與政治思想史,雖可相互對話,卻不應彼此替代。
在本書的尾聲,作者將回頭簡介歐克秀有關現代國家的歷史特徵之敘述架構。現在我們僅需注意:
基於近代政治意識是在「法律政體」與「目的政體」之間迂迴搖擺的事實,歐克秀透過歷史敘述所試圖傳遞的訊息,如前所述,主要是在點出政治語言的含混性與模糊性,而法治一詞的混淆,即是其中最為顯著的一個例子。
... 最近發生了很多事,有很糟糕的,也有很美好的。糟糕的事情像鏡子上的污漬,看上去很難受,但仔細擦拭,望望自己,微微一笑,也許會變成很美好的事情。對於漫長的一生來說,活著便是最美好,離開便最糟糕。但許多場景又不能這樣片面理解,對於病人,對於愛人,對於生活,糟糕和美好不是孿生兄弟,而是骨與血肉的關係。01清明第一天,我們一家去一個景區遊玩。堰塞湖水一碧如洗,山腳下的風有些寒意,我們看著花花草草,漫步於湖邊,這是我第一次陪父母出來。 ... 從小到大,我們家只有四個人,但總是湊不齊。雖然有一個半舊的麻將桌,但永遠不可能四人同坐一桌輸輸贏贏,因為除了家這個字眼之外,還要生活。2001年,我八歲。我和媽媽姐姐去集市拍了一張照片,數碼黑白照,10元錢,一直在我們家貼了好多年。後來我媽用一個黃色的有些土的邊框又裝裱了一份,現在兩張照片都在家裡掛著貼著。這是我們家唯一的三人合照,那時父親去外地打工了,即使他在,我想也不會一起照相。有些意外的是,我爸在部隊當兵時花了很多錢,買了一個老式相機,也洗出來很多照片,唯獨沒有我們一家人的合影。後來老相機就封在了柜子里,我小時候會拿出來玩一玩,再後來我買了自己的相機,拍了很多張照片,但也沒有一家四口的合影。我漸漸思考這個問題,我們明明有設備有條件但為什麼偏偏沒有合影。是沒有心情,還是不值得紀念,細細一想都不是,而是我們習慣於身邊事物的存在了。等到某一天失去時,人便有千萬種後悔,也不會有千萬種重來。那天我們拍了這些年第一張合影,沒有別人,我站在母親身旁,笑得格外燦爛。仿佛又回到小時候喝粥時,四方桌的每一個面都坐著一個人,母親和父親平靜地交談著生活的瑣事,他們沒有想到我長大後都寫成了故事,記憶如此清晰。儘管生活仍有壓力,社會仍有陰謀和欺騙,但回到家裡最企盼的還是這兩個字:團圓。02皮休是我家貓,它是從城裡回到農村生活的一隻慘貓,是城市化進程中的落魄者,是不幸又幸運的調皮貓。去年6月份,我從寵物店帶回,那時它已經兩個月,稍微計算一下日子,想來已經一歲了。清明節前一天,它一爪上去把我大姨家的外孫女抓了三道爪印,狂犬疫苗花了2800,我媽都沒捨得罵一句。這是它貓生中大大小小的錯誤操作之一,其他的錯誤還有尿床、愛溜出門,愛進臥室,愛偷吃東西……後來它太鬧騰,我生活不濟從西安帶回家裡,它的視野一下變得格外開闊,街坊四鄰嘖嘖稱讚:有了皮休,家裡的老鼠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但隨後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有人驚問:我家裡繩上掛的魚怎麼扔在了地上?我家香腸剛在廚房放著,跑哪裡去了?我媽總會尷尬地笑著說:我們家的香腸沒賣多少,全給它吃了!即使這樣,父母都很喜歡它。它的貓糧越來越貴,最近生崽後喝的都是特侖蘇,在家裡地位越來越高,某種程度上消解了父母人到中老年的孤獨。有機會,我還會給老家再養一隻狗,畢竟我一月只能回去一次,動物有時比人更管用。抓傷孩子的當晚,它就生了五個小崽子。一個和它長得一樣,四個全是大橘,兩個月後,會全部送給鄰居或親戚朋友。 ... 但昨天早上,一個還是死了,可能生下來就體弱,要麼就是壓死了。動物的生命和人一樣,當不屬於這個世界時,也只是蜻蜓點水般活過一下而已。03清明節第二天,回到老家的老家幹活。父母勤勤懇懇一輩子,不是在給別人幹活就是給自己蓋房。從小到大,隔上幾年就要搬一次家,辛辛苦苦攢的積蓄,全部投資到房子上。從窯洞到平房再到樓房,後來又去城裡做生意,再後來又跑回來接受移民搬遷,賣掉老樓房,花好多錢重新再蓋樓房。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幾乎是半輩子的努力,才換來一個和普通人相比不那麼差的生活。前幾年響應國家政策,老家窯洞被挖掘機填平了,我以為再也看不到原始的關中特色民居地坑院了,但幾年下來雨水滲透之後,地勢下降,又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方坑,坑裡面長出來一株桃樹,結滿了粉紅的桃花,我望著窯洞的天窗,仿佛又回到光著屁股的童年。04每個人的人生都很難複製,即使看再多方法論的文章,套用到自己身上,也堅持不長久。但我們這輩子就註定很難改變了嗎?也許是目標不夠明確,也許是沒有動力,就像浮萍一樣,到處漂浮,一直在動,充滿著偽努力。這兩天我在想,《當幸福來敲門》的男主人公為什麼會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也許不是為自己,而是那個抱著籃球的兒子太可愛,他不能做一個壞榜樣,還有什麼能比以身作則更具有教育意義的嗎?...這是親情的力量,那麼愛情呢?可能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更具有動力和方向。也許更多的努力是為了那個等你回家的人,並不是單單為了自己。林語堂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人生必先有癡而後有成。」經常被用來警示人們做事要專心致一。但完整的句子是這樣的:「人生必有癡,而後有成。癡各不同,或癡於財,或癡於祿,或癡於情,或癡於漁。各行其是,皆無不可。」這樣讀起來意思又發生了變化,似乎不是講獨守其一,而是說做人處事的源動力。而這許多的「或」,便是癡的動力。每個人在愛情裡面都是自私的,希望對方更愛自己一點。也許這種自私,更多時候反倒會讓人鬥志昂揚,迅速成長。05通過這次疫情,大家都會體驗到職場是如此殘酷,該裁員的時候撕破臉皮這樣的難看,面試時會被問得將頭低進塵埃里。我們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明囊中羞澀卻恥於談錢,我認為這是不對的。職場本來就是僱傭關係,許多事情要是講人情世故,那乾脆做義工不要錢。在職場中一開始就要遇強則強,則不至於被壓榨到血本無歸時,大家還要一團和氣。許多事情,錢就要放在明面說,每個月就要按時發工資,節假日五險一金就要在入職時講得明明白白。有時候這些福利的有無,恰恰可以揭開某些無良企業的真面目。職場上的初次相逢,也沒必要多多關照,拿實力做好自己的事,不用關照也會贏得尊重。特別在疫情當前,每個企業都在想怎麼度過寒冬活下來,你所有的客氣話,都會被縮水變成冷眼旁觀的笑話。職場中的真實,有時候比現實中的真實,要為自己及時止損。06最近時間很多,所以思考人生就變得充裕了起來。人生每個階段,從來不是沙灘上一浪又一浪的緩緩向前,而是時而驚濤駭浪,時而滿湖春色。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叫《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推翻自己》,現在想來,也不是每隔,而是不定的,劇烈變化著的。因為一件事,一個人,一次旅行,一個輕扣柴扉的舉動,一抹低頭頷首的溫柔,一隻煽動翅膀的蝴蝶,往往因此就改變了一生。 ... 最近越發覺得,人的成長就在於起起伏伏之間。生活越是平淡,就越要在其中找尋感動和溫暖。越是怯懦和自卑,就越要在鎂光燈下展現自己耀眼的光彩。怕什麼來什麼,要變成怕什麼儘管來。畢竟我們都是普通人,一輩子也沒有幾年,誰也不想毫無痕跡地明明來過卻連最愛的人都沒有美好的評價,這樣未免有些可悲了。
RFRTGE1515VRFEVE15EVEF |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nE2ANJm.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0695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台中噴絲板專業製造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桃園電磁吸盤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員林刀片式粗碎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高雄混合機(高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
呼吸防護設備新竹CE認證測試單位 高雄加氯機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N95口罩新竹CE認證測試單位 高雄分條/複捲機(軟性包裝材料及各種薄膜用)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外科手術口罩台中CE認證測試單位 台中感測器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推薦針對全球各國認證俄羅斯GOST認證的檢驗公司 台北開皮機(自動)設備整改與改機符合CE認證